继询价转让公司股份套现8800多万元后全国前三配资公司,三超新材实控人开始计划转手上市公司控制权。光伏产业公司博达合一有望“三步走”将控股权收入囊中,收购成本合计约7.1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三超新材2024年捅下了公司上市以来最大的亏损窟窿,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光伏行业波动。
“三步走”卖掉控股权,实控人刚减持套现8800多万
8月5日复牌首日,三超新材(300554.SZ)涨幅超7%,股价最高涨至28.91元/股,收盘报25.80元/股,公司总市值逼近30亿元。
此前,因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宜,三超新材股票自7月31日起停牌。8月4日盘后,三超新材新控股方身份浮出水面。无锡博达合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达合一)拟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整体来看,本次控制权变更方案包括股份转让、表决权放弃和认购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三部分。
三超新材公告显示,8月1日,公司控股股东邹余耀、股东刘建勋与博达合一、无锡博达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达新能)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博达合一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分两期合计受让邹余耀、刘建勋持有的公司1898.54万股股份。同日,邹、刘二人分别与博达合一签署了《表决权放弃协议》,二人在弃权期限内放弃剩余所持公司股份的表决权。
第一期股份转让中,博达合一以24.52元/股的价格协议受让三超新材1025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97%),交易价格约2.51亿元。其中,邹余耀、刘建勋将分别获得1.47亿元和1.04亿元的股份转让款。第一期股份交割及表决权放弃完成后,三超新材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博达合一,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柳敬麒。
在第一期股份交割完成的前提下,博达合一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或交易方一致同意的其他期限内),完成邹余耀持有的公司873.54万股股份的交割。
根据约定,第二期股份转让交易单价不低于股份转让协议签署日三超新材股份大宗交易价格的下限且不低于第一期股份转让单价。按照第一期24.52元/股的转让单价估算,第二期股份转让对价至少2.14亿元,两期股份转让款合计约为4.66亿元。
此外,根据《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博达合一还将以现金方式认购三超新材定向增发的1247.50万股股票,发行价为20.04元/股,认购总额不超过2.50亿元。
本次收购中,两期股份转让及表决权放弃事项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且不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或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为前提。
上述“三步走”若顺利完成,博达合一将拥有三超新材约3146.04万股股份,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将上升至24.83%,收购成本合计约7.16亿元。定增完成后,邹余耀持有三超新材2620.62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20.69%。
本次权益变动前,邹余耀持有三超新材4094.1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5.85%,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资料显示,邹余耀于1970年出生,1999年作为主要创始人创立了三超有限(三超新材前身),2011年至今任三超新材董事长兼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邹余耀已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了三超新材564.72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94%。当时询价转让价为15.68元/股,交易金额为8854.78万元。该价格约为三超新材发布定价公告日(5月8日)20.35元/股收盘价的7.7折。
若其此次筹划的第一期、二期股份转让交割顺利完成,邹余耀前后合计套现超过4.4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融资需要,邹余耀目前持有的三超新材4094.15万股股份中,有600万股处于质押状态,占公司总股本的5.25%。
新控股方携光伏资产再闯A股
新控股方博达合一是什么来头?
资料显示,博达合一是一家成立于2023年3月的控股平台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博达新能开展业务。博达新能是一家具备境内外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全球化光伏组件品牌企业,主要产品为光伏组件、电池片及硅片。
2024年末,博达合一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33.37亿元和12.63亿元。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1.63亿元和18.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和4亿元。
三超新材则主要从事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镀金刚线与金刚石砂轮(包括半导体用精密金刚石砂轮)两大类,其中电镀金刚线主要用于光伏硅材料、蓝宝石、磁性材料等硬脆材料的切割加工。
2024年末,三超新材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9.72亿元和6.70亿元,全年营收为3.49亿元,净利润则亏损上亿。无论是资产还是营收,上市公司规模都不及博达合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博达系首次尝试进入资本市场。
2023年8月,以工程施工业务为核心的交建股份(603815.SH)曾发布定增方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博达合一收购博达新能70%的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完成后,博达合一将成为交建股份持股5%以上的股东。
但这一并购案后于2024年7月终止。终止原因为博达新能主要生产基地位于越南及柬埔寨,相关政策可能会对其生产和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从相关报道中不难发现,博达合一似乎早已许下“上市”心愿。
据无锡高新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官方微信号“科创新吴”,2024年7月6日,博达新能新大楼在无锡市高新区落成,“未来,博达合一作为光伏板块最上层的母公司及上市主体,在太科城内完成上市”。
此次博达合一拿下三超新材控股权,也引发了业内关于三超新材易主后是否会迎来光伏资产注入的猜想。
据博达合一在权益变动报告中的说法,其未来12个月内暂无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暂不存在未来12个月内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
光伏行业波动引发最大亏损窟窿
三超新材难言乐观的经营现状或是博达合一需直面的挑战。
业绩方面,三超新材仅2017年上市当年表现可观,归母净利润取得了8612.67万元的高峰,此后便一路下滑,2024年更是捅下了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窟窿。
2024年,三超新材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7.49%至3.4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滑623.64%。公司将业绩亏损归因于收入规模下降及计提部分资产减值损失等。
受光伏行业波动等因素影响,主营产品之一硅切片线(细线)的销售价格和订单均大幅下降。此外,公司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高达1.45亿元。其中,两笔较大的计提项目为存货跌价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别为7210.29万元和6940.02万元。
存货跌价准备仍由于硅切片线产品售价有较大幅度下降,导致用于生产该等产品的原材料出现减值。固定资产减值主要受金刚线竞争日益激烈等因素影响,部分机器设备闲置,产能阶段性过剩,预计未来难以为公司实现足够经济效益。
三超新材在年报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在光伏领域的业务规划有部分调整,2024年主动收缩了硅切片线产出规模。但公司认为,光伏行业仍然前景可期,公司在金刚线的技术研发创新方面将继续投入,保持技术的领先性。
2025年第一季度,三超新材延续亏损态势,公司营收同比下滑54.78%至5039.90万元,归母净利润再度报亏625.58万元。
据悉全国前三配资公司,三超新材本次向博达合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50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截至一季度末,公司账面上有短期借款0.96亿元、长期借款0.62亿元。
亿正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